作者:黄金鑫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拔培养优秀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然而,一些地区在选用干部时,过于关注领导班子的外在结构要求,为了所谓的数据达标陷入“填平补齐”旋涡,片面强调班子在性别、年龄等构成上的一致性,这样搭配的干部队伍看似“结构硬”、实则“功能软”,容易导致班子整体失衡、合力缺失。
长期以来,部分地区为解一时之需、缓一时之急,在用人时降格以求,出现“急了找人”“矮子里面拔将军”现象,这样搭建的班子,缺乏合力,难以步调一致、协同推进。说到底,就是缺乏对干部的统筹规划,优秀干部储备不足。
因此,要选好用好干部,就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精准科学、从严从实,切勿以偏概全、识人不准,谨防出现“填平补齐”的情况,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选拔任用干部要把政治素质作为“硬杠杠”,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政治上不清醒、不明白、不坚定,工作能力再强也不能任用。要做好政治素质考察,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测评与谈话同步、考人与考绩并举,确定科学合理考察指标、细化考核评价内容,结合年度考核、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考察干部在重大任务、斗争一线的表现,研究确定人选时加强综合分析研判、从严核实甄别,防止“带病提拔”。
选用干部防止“填平补齐”,关键还要培养年轻干部。要树立战略眼光,畅通干部“进”的通道,充盈干部“蓄水池”。着眼干部队伍建设长远发展和实际需要,统筹编制和岗位资源,积极探索从国有企事业单位中选拔领导干部渠道,通过选调、考录、转任等方式,为干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及时发现和掌握优秀年轻干部,分层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实时动态管理,有计划地储备一批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蓄好干部源头活水。
一个班子强不强,在于能否科学搭配,使班子成员之间相互补位,共同促进,形成最佳组合。要把不同工作经历、熟悉不同领域的干部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各有所长、独当一面的人员组合。充分考虑各个地方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坚持功能为先、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大力选拔具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的干部,着力提高领导班子专业化水平。(黄金鑫)
荷兰特斯拉Model S发生事故 被报与Autopilot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