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范例6篇
2023-08-20 22:18:23 【CE.newsYan.CN】 去360搜 BaiDu搜
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森林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类是密切相关的,人类不但可以使森林得以发展,也可以使森林毁灭。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政策失误;乱砍滥伐,工业化的盲目发展;人口膨胀及贫困;刀耕火种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等行为都会给森林带来威胁和破坏,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和制止这些会给森林带来威胁和破坏的行为,保护好森林资源。当今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环境的好坏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如何保护好环境,特别是保护好森林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保护好森林资源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希望和大家共享。
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各级国家林业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森林资源管好,一要狠抓限额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森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积极配合县乡基层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培植业用材和烧材的采伐管理,坚持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坚决查处林荫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要加强林权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护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四要加强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依法查处非法运输行为,同时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和大对天然林保护区周边地区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发现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1、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
(1)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林业部门应该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国要以部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三、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要进一步提高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时刻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要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要特别注意对乡镇场所、偏远村屯和山上作业点的宣传,进村入户对农户进行贴心宣传;如各护林员、驻村干部都抓住重点对象、高危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小孩及精神病患者等重点监管对象一定要坚决落实监护措施,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采取以上措施可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参与森林防火事业的自觉性。
2、加大火源管理,严格禁止一切野外吸烟和弄火行为。必要的生产用火要严经防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行。未经批准擅自用火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对林内从事生产作业的单位和人员,必须统一组织,明确责任,预交防火抵押金,落实防火措施。
3、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浙江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结合乡镇实际,制订《森林防火预案》,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到实处。森林防火关系到保护森林资源,关系到生态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同心协力,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4、建立防火队伍,健全防火预案。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森林防火巡逻队、扑救队、督察组、 后勤组,并健全防火预案,一旦接到火警就按照预案出动,各村也要建立配套组织配合乡镇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坚持把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把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四、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范文2
这次全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政管理工作会议以及3月6日市局召开的全市林业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来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认真分析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严峻形势和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今年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刚才,00同志总结了去年以来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成绩及存在问题,并对今后森
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00同志就近期如何做好森林公安执法工作作了布置安排。两位同志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森林资源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就不是又好又快发展的林业。现代林业建设,第一要义是就是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增加森林总量和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实现和提升林业的三大功能,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因此,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始终是林业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是林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1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森林资源保护在林业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始终是林业工作的核心任务,一定要充分认识森林资源保护在生态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在生态文化培育中的突出作用。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更加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特别是市委书记00同志到任以来,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保护也是发展”的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的十六字工作方针,科学准确地把00城市形象定位为“客家古邑·万绿00”的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就是在这个大背景前提下,今年初市委、市政府以1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林业生态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市委《决定》),足以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林业的高度重视,足以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坚定决心。与此同时,我市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最近召开的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围绕加大林业管理力度、制止大面积盗伐林木、营造风景林、加强木材流通管理等内容提出了建议。其中周辉泽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林业管理力度,促进生态河源建设》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凡被列为重点建议的,市人大代表将会进行视察,有关部门密切跟踪。因此,做好当前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比任何时候更重要,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希望大家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进一步增强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树立事业心和责任心,下狠心,用猛药,动真格,敢碰硬,做到“责不到位就换位,不换脑筋就换人”,高度重视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各项工作。
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依法治林,扎实推进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为推进新时期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新的任务。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强化依法行政,努力开创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新局面,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上新台阶。
(一)要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依法治林意识。管理和保护好森林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单是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部门的事,它涵盖了从种苗选育早植树造林、中幼林抚育到森林资源的管护,从森林采伐到木材管理利用的全过程和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的多个方面。我们要用生态林业的观点发展林业,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林业,树立宏观森林资源观念,从整体上管理森林资源。只有在思想观念上产生新的突破,才能在管理手段上有新突破。因此,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依法治林,开创新局面,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要从注重对破坏森林案件的查处工作转移到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基础工作上来,把着力点放在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上来,防患于未然,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各项规定措施的落实;二是要从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上来,把着力点放在更高层次的全过程监管上;三是要从注重行政手段保护转移到注重法律、行政和经济等综合手段保护上来,把着力点放在执法监督检查和经济政策的引导上;四是要从对森林资源的被动保护为主转移到主动预防上来,把着力点放在宣传、教育、疏导等预防上。
带头执行,确保令行禁止。在这里,我重申一点:林政管理和森林公安部门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力军、先锋队,要带头认真对照学习市委《决定》精神,着重抓好市委《决定》涉及森林资源保护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和督办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专人管、专人抓、出成效。
(三)要坚持以开展林政资源综合执法管理为重点,建立完善以森林公安为主体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全力打好森林资源保护的攻坚战。当前,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保护森林资源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乱砍滥伐、批东砍西、批少砍多的案件屡禁不止,屡查不绝,严重地威胁着林业生态安全。二是非法占用林地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去年我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清理非法占用林地的专项行动,有力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的嚣张气势,但是没有彻底清理,存在死灰复燃的现象。三是我市交通道路四通八达,难以监督木材运输,非法收购、非法加工和非法运输木材的违法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地影响着林区的正常生产秩序。四是涉林渎职犯罪案件有增多的趋势,尤其是一些基层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工作人员存在较为严重的“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渎职不作为及乱作为等违法乱纪行为,这些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损害了林业部门形象。在最近召开的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述有些问题已经引起市有关领导和市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已经到了非痛下决心解决不可的地步,否则,我们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将失信于民,将无地自容。为此,针对上述突出问题,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迅速动员一切力量,充分发挥各级林政管理和森林公安部门作为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中坚主体力量,以铁的手腕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综合执法管理专项行动,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形势有明显好转:一是各地林政管理与森林公安部门要牢固树立“一家子”思想,在开展保护森林资源各项工作中做到不讲价钱,服从分工,通力合作,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二是重拳出击,建立完善以森林公安为主体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森林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林业执法优势,主动出击,敢于碰硬,进一步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侦破查处力度,大力查处破坏森林资源面积大、群众反映强烈、领导关心、媒体关注的重大案件,达到杀一儆百、教育群众、震慑罪犯的效果。今年市局拟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林业系统内部和社会各界中聘请森林资源保护监督员,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公开监督力度,特别是对林业部门内部监守自盗、内外勾结、弄虚作假破坏森林资源或者造成森林资源巨大损失的,要从快、从严、从重查处,决不允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为森林资源保护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积极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重点是要宣传报道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综合执法管理专项行动所取得的战果,宣传党和政府保护森林资源的决心和态度,宣传林政管理和森林公安部门为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所做的工作;对破坏森林资源数量巨大、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例,特别是查处难度大、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案件,要坚决予以曝光;要结合专项行动的开展,深入基层,深入林区,送法下乡,送法进山,广泛宣传国家、省、市保护森林资源的政策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生态意识。总之,要通过有力的宣传工作,有效震慑犯罪、教育群众,提高全民、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推动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上新台阶
森林公安和林政管理部门是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机构,承担着森林资源保护和林政管理的重要职能,而这些职能履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的发展,影响到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森林质量的提高,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现代林业的建设,也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尤其是森林公安机关和林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履行自身工作职能,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认真研究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建立有效管理、预防、控制违法犯罪、保护森林资源的全方位长效机制,从而做到标本兼治,在根本和源头上遏制住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要认真落实保护森林资源责任制。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把保护森林资源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保护森林资源责任制的要求,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各项保护措施和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列入林区治安综合治理范围,统筹安排和考核。要广泛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做好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保护林木的自觉性,防止发生恶性毁林事件。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国有林场要抓紧实施国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森林资源保护上来,将护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工段工区,做到林区所有区域、主要水陆交通路口均由各林业局(场)领导划片负责,林业职工承包管护。要立即组织专业护林队伍昼夜巡查,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林木的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林政稽查队伍,充分发挥其在森林保护工作中的监督检查和林政执法骨干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安机关建设,要本着充实力量,完善职能的原则,调整警力布局,提供可*的勤务保障,千方百计提高森林公安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预防控制能力,加大打击力度。森林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继续按照“林区内外结合,山上路上结合、地方公安与林业公安结合”的原则,从武装清山、道路巡查、查处案件、打击团伙入手,将日常工作与集中统一行动结合起来,重点打击乱砍滥伐、人为纵火、盗伐盗运、伪造票证、冲关闯卡、暴力抗法等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体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确保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三)要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法规。要针对目前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所面临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县区林业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特别是各地要认真落实林地资源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规范林地的保护和管理。
(四)要加强林业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执法监管能力。要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监测和监督体系,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能力;要大力加强林区“四网”建设,形成多层次立体防控网络,增强预防、控制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能力。
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 森林资源;特点;建议;辽宁丹东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03-01
Characteristics and Suggestions of Forest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Dandong City
YAN Shu-ming
(Dandong Forestry Bureau in Liaoning Province,Dandong Liaoning 118000)
Abstract The forest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water conservation,building harmonious ho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resources in Dandong City were discussed,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offer hel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in Dandong City.
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s;characteristics;suggestions;Dandong Liaoning
丹东市素有“辽东绿色屏障”之称,是辽宁省的重点林区之一。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林地面积的14.54%;其中有林地面积96.1万hm2(列全省第1位),森林蓄积量4 529.4万m3(列全省第2位),森林覆盖率65.9%(列全省第3位)。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17处(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1处、部级湿地保护区1处、部级风景名胜区3处、部级森林公园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省级森林公园5处),保护面积达31.12万hm2,丰富的资源给丹东市林业发展带来了物质基础。
1 丹东市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
1.1 天然林比重大,人工林比重小
全市有天然林面积66.79万hm2(其中柞蚕场为12.67万hm2,低质低效林分约13.33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66.7%;人工林33.4万hm2,只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3%。这说明丹东市自然条件好,有着良好的天然更新环境,尤其是乡土树种更新能力较强,很容易自然更新成林。
1.2 中、幼龄林比重大,林木蓄积量少,林分质量低
丹东市虽然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林龄结构不合理。通过20多年的采伐生产,目前全市幼中林面积大、蓄积小,而成熟林则面积小、蓄积大。据统计,全市有近成熟林分仅有17.33万hm2,占有林地面积18.04%,林地平均蓄积40.5 m3/hm2,低于东部山区47.55 m3/hm2的平均水平。
1.3 公益林比重大,商品林比重小
全市划为国家公益林面积35.8万hm2,划为省级天然保护工程(地方公益林)31.13万hm2,共计66.93万hm2,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6.8%。商品林用地只有33.27万hm2,占林业用地33.2%。根据国家分类经营区划原则,公益林比例一般不超过35%,但由于丹东市天然林多,属省“天保”工程重点范围,所以区划的商品林比例只占1/3。
2 加强森林资源建设的建议
丹东市的森林资源有限,区位特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着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森林资源的短期经济利益与持续发展等诸多矛盾[1]。为使丹东市森林结构合理,森林生态功能稳定、高效,根据丹东市森林资源现状,就今后林业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2.1 加强森林旅游资源的培育和利用
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17处,总面积31.13万hm2,其中森林面积13.73万hm2。这部分森林都是特殊管护的公益林,是封禁对象,在林木经营方面是高压线。但它是打造丹东市旅游名城的自然基础,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由于该资源属于条块松散管理,缺少宏观规划、统一整合,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差、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景区知名度低、收入少、资源浪费。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旅游资源整合工作[2]。
2.2 调整指导思想,以适应丹东市森林资源发展要求
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工作[3],当前要紧紧围绕林权制度改革、分类经营改革和实施分区突破战略,调整指导思想,建立新机制,以适应丹东市森林资源发展的要求。一是明确树立符合分类经营要求的发展森林资源的指导方针,根据主导利用目的,确立合适的林种树种、营造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二是建立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切实调整不利于发展森林资源经营的一些规定,做好山林延包定权发证工作,建立起能够真正体现“谁造林、谁所有、谁受益”的机制,鼓励全社会参与发展森林资源。
2.3 加强生态资源管理,控制板栗经济林发展面积
板栗作为丹东市重要的经济林资源,面积已达10万hm2,是人工林面积1/3,但是产量仅3万t。目前板栗的发展方式并非扩大面积,而是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几年有些县(市)一直把蚕场改板栗林作为一项重大产业调整和生态建设内容,此种缺乏科学论证的做法应引起关注。因此,建议中南部山区蚕场改造板栗林要经过科学论证,进行合理规划,采用封育和改造等综合措施对蚕场进行治理,尤其是沙化蚕场改种板栗要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2.4 坚持山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适度发展林地经济
林地经济是森林禁伐后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补充[4-5]。林地经济如中草药的发展必须遵循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对坡度25°以上及植被条件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特殊保护地区和重点保护地区,要禁止破坏植被的经营活动,限制开发利用[6];一般保护地区和天然商品林林地要合理开发利用。协调、监督林业、供销、工商、科技、金融等部门行使好各自的服务职能,做好组织科技下乡、农民技能培训、组建行业协会和市场信息等服务工作。使林地经济这一新兴产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地发展,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
3 参考文献
[1] 于荣,沈夫钧,张黎华,等.建立集体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初探[J].林业经济,2010(5):37-40.
[2] 张黎华,滕云龙,陈静,等.丹东市林业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159.
[3] 陈静,滕云龙,张黎华.丹东市退耕还林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211.
[4] 郭保香.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2010(8):88-91.
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 天保工程 ; 档案 管理; 初探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State-owned forest farm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file management
Jia Yuling HuiFengShan, Tian Li, li xin, Hao Zhicheng, Zhu Jiangang
(YanAnShi bridge mountain forestry bureau, huangling shaanxi 727300)
Abstract: Natural forest resource conservation project archiv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quality of projects and achievements. After many years of practice and formed a complete set of tianbao engineering archives collection, classification, sorting, and daily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Tianbao engineering; File management; A preliminary study
延安市桥山林业局,下辖七个国有林场,始建于1962年, 经营总面积251万亩,林业用地面积240万亩,其中有林地229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863.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5%。被誉为陕北黄土高原的一颗”绿色明珠”、“陕西的一叶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以来,有林地增加13.578万亩,新增未成林造林地4.12万亩,活立木蓄积增加160万余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86%提高到现在的95%,净增9个百分点。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林地生产力提高。乔木林平均每公顷蓄积由47.6立方米/公顷,提高到56.3立方米/公顷,每公顷提高了8.7立方米。新增13万余亩森林,增加森林蓄积量为29.8万立方米,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档案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考核工程质量和成果的重要依据。桥山林业局始终把天保工程档案管理作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步建设,天保工程档案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1.国有林场天保工程档案归档的主要内容[1]
1.1工程管理
上级批复和下达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上级下达的木材生产、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的年度计划;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和的各种文件、管理办法、技术标准,本级上报的各种文件和材料,本级有关部门制定和的各类文件、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机构设置及职能、人员编制、领导任命等行政管理类材料;与上级主管部门和下级单位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项目责任书。工作总结,领导讲话、会议记录、纪要,会议材料、培训材料;工程自查、复查和核查报告,绩效考评报告,各种统计报表、验收报告材料;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材料,违法违纪事件的处理材料;案件举报材料及查处结果;工作简讯、简报等。
1.2木材停伐减产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采伐限额与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伐区作业设计,采伐证、伐区检查验收资料,木材生产登记台账,年度统计报表等;人工林采伐试点的有关资料等。
1.3公益林建设
公益林建设实施方案,人工造林、电播造林、封山育林及其其他公益林建设项目的作业设计、协议书、合同书、责任书,招投标过程形成的资料,种苗供应的有关材料,施工文件,检查验收材料,施工监理资料,林权证发放情况,后期管护情况和经营利用情况,灾害损失和核销情况等。
1.4森林资源管护
森林资源管护实施方案,管护体系的组织结构,管护人员资料,管护责任书、合同书、协议书、管护项目招投标过程形成的资料;管护区基本情况(责任区、分布图、小班卡片等),管护日志与巡山记录,管护工作检查记录,管护人员培训、考核记录,管护站点、管护设备、管护标牌的建设、使用及维护情况;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违章用火、人畜破坏森林资源等记录和处罚情况,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毁林开垦和侵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事件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森林病虫害、火情火警、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林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保护森林资源宣传活动的记录;森林资源的调查、监测资料等。
1.5森林抚育、后备资源培育
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批复的作业设计、采伐证、施工合同、协议、责任书、招投标材料,检查验收资料,安置职工就业情况,年度统计报表等。
1.6富余人员分流安置
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实施方案,在册与在岗职工明细、汇总表,分流到森林资源管护、公益林建设、森林培育、森林抚育、森林旅游、林下资源开发及其他分流渠道的相关材料;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情况,再就业情况,其他下岗职工明细、汇总表,享受经济补偿金、失业保险待遇或者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关情况;单位职工内部退养、停薪留职、自谋职业等人员的明细、汇总表及相关的合同书、协议书;混岗职工明细、汇总表、分流安置情况。
1.7社会保障政和政社性人员
在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明细、汇总表,公捡法、文教卫生、社会公益事业等政社性人员明细、汇总表;分离学校、医院等企业办社会机构的执行情况。
1.8部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补偿
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支付情况,管护合同、责任书、管护记录及检查验收报告等。
1.9资金到位和使用
各级下达的中央资金计划、地方配套资金计划、资金拨付文件、拨付凭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年度决算及相关材料;公益林建设、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等工程项目的结算清单,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明细、汇总表及凭证,工资及其他经费的支出凭证,部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补偿兑现支出凭证等。
1.10其他政策执行情况
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情况,森工企业主辅分离的情况;国有林场、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的情况;后续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示范点建设和工程效益监测的的有关资料等。
2. 天保工程档案的分类[2]
按档案材料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分永久、长期和短期保管。其中、永久为50年以上,长期为15至50年,短期为3至15年。
2.1 永久
2.1.1 收发文卷
2.1.1.1 本单位本年度的重要会议记录、纪要、便函存根、年度工作总结;机构设置及职能、职工花名册、领导任命、人员编制、调动、离退休及死亡人员等有关文件材料;局、县级以上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材料;违法违纪事件的处理材料,案件举报材料及查处结果。
2.1.1.2 上级批复和下达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森林资源调查等基础资料;林权和经营权管理情况及变更情况。
2.1.2占用林地卷
2.1.2.1 占地单位申请、林场上报文件、职工会议记录;
2.1.2.2 省、市、局关于占用林地的批复文件;
2.1.2.3 国有林林木采伐许可证;
2.1.2.4 占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2.1.2.5 林业局与林场签订占用林地监管目标责任合同书;
2.1.2.6 林场与护林员签订森林资源安全监管合同;
2.1.2.7 行政被许可监督检查登记表;
2.1.2.8 林场与占地单位签订的防火合同。
2.1.3 影像卷
本单位在本年度重要活动中形成的音像及电子介质资料。
2.1.4 基础建设卷
2.1.4.1 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卷 省、市、局关于林场危旧房改造的批复文件、资金批复文件、资金拨付材料;招、投标单位资料、招标结果通知书;林场危旧房改造设计图纸;材料验收单、施工记录、整改通知书、施工监理资料;工程验收申请、检查验收单、预算、决算材料。
2.1.4.2 管护站、管护设备、管护标牌的建设、使用及维护情况、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卷 项目相关文件、规章制度、相关合同、设计文件、图纸、施工日志、检查验收单、预算、决算材料。
2.1.4.3 贫困林场项目建设卷 项目相关文件、规章制度、相关合同、设计文件、图纸、施工日志、检查验收单、预算、决算材料。
2.1.5 林政案件卷
2.1.5.1 一般程序类 包括案卷来源、立案登记表、询问笔录、勘验笔录、鉴定书、指派通知书、(受指派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处罚事前告知笔录、处罚意见书、处罚决定书、处罚诉权通知书、送达回证、处罚票据、备考表。
2.1.5.2 简易程序类 包括询问笔录、当场处罚决定书、处罚票据等。违章用火、火情、火灾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毁林开垦和侵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事件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自然灾害类:自然灾害、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报告、处理和损失情况;
2.2 长期
2.2.1 收发文卷
2.2.1.1 本单位本年度的:
发文、管理办法、技术标准、规章制度、本级上报的各种文件和材料、各种统计报表、宣传报道、相关的资金使用情况。
2.2.1.2上级批准和下达的:
有关部门制定和的各种文件、管理办法、技术标准、下达的木材生产、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的年度计划。
2.2.2 局场合同卷
局与场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局与场签订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合同书;局与场签订的防汛目标责任书;场长与副场长、检查站站长、管护区主任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场长与副场长、检查站站长、管护区主任签订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合同书。
2.2.3 森林资源管护人员档案卷
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申请书;管理中心聘书;个人的基本情况;护林员推荐表;森林管护责任书;森林管护责任卡;场长与管护人员签订的森林管护合同书(附有图纸)。
2.2.4 重点公益林卷
局与场签订的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场长与护林员签订的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
2.3 短期
2.3.1 收发文卷
2.3.1.1 本单位本年度的:会议通知、会议材料、培训材料、工作简讯、简报。
2.3.1.2 上级的文件:领导讲话、一般的文件、材料。
2.3.2 防火宣传卷
防火会议记录、检查站、宣传站防火宣传记录;森林防火隐患排查、清查登记表、隐患整改通知单、稽查登记表;半专业扑火队员体能训练资料;护林员防火专业知识培训材料。告林区居民书、森林防火保证书、森林防火提醒书;痴、呆、傻三种人防火监管合同书;吊庄地防火责任合同书;与辖区村组、煤矿、石场等企事业单位签订的森林防火责任合同书;与林场职工签订的职工摩托车安全驾驶合同书。
2.3.3 值班记录卷 电台、电话、了望台值班记录。
2.3.4日志卷 护林员巡山日志;管理人员工作日志。
3. 天保工程档案日常管理
3.1 建立健全档案的立卷、归档、借阅、保管、交接、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
3.2 查阅档案要严格履行保密手续。查阅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天保工程档案必须经过分管档案工作的行政领导及保密部门批准;查阅公开的档案,必须经过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摘录和复制档案,必须经过天保工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
3.3 借阅档案要办理借阅审批、登记手续,按期归还,防止丢失。借用者应负责借用档案的安全和保密工作,不得擅自转借,不得折叠、剪贴或抽取、拆散档案,严禁在档案上勾画、涂抹、填注、加字、改字或以其他方式损害档案的原貌。
3.4 保管期限已到或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必须由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编制销毁清册,经本部门档案鉴定领导小组鉴定批准,由两人以上进行集中销毁,鉴定销毁清册立为永久卷保管。
3.5 在天保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档案材料,必须定期移交本单位档案管理机构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或者拒绝归档。
3.6 档案管理人员要相对稳定,如有变动,要做好交接工作,在移交时按卷、册对照目录清点交接,双方签字。
3.7 做好档案安全防护工作,档案室应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鼠、防虫、防霉、防尘等安全防护措施。
3.8 编制各种检索工具,提高查阅的速度,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4. 天保工程电子档案
4.1 电子档案的特点:便于管理,查阅方便,查阅范围广,不受地域限制,节约资金。
4.2 建立电子档案方法:电子档案是在文字档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每个单位按照前面建文字档案的要求,做好文字档案的分类、立卷、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文字档案按照保存期限、文件的分类(收文、本单位发文)形成电子版的卷内目录,并按分类文件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我们将电子版的卷内目录做为电子档案的基础目录。
文件分类查询目录
4.3 天保档案查询
4.3.1 建立档案查询系统
延安市桥山林业局天保工程档案查询系统
4.3.2、建立查询目录
①、按年度查询
②、按机构(问题)查询
③、按各林场查询
按机构(问题)查询
1、行政类2、人事类3、计财类
4、林政类5、生产类6、基建类
7、重要档案局8、影、音类9、实物类
4.3.3进入查询界面
按年度查询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按各林场查询
1、大岔林场2、上畛子林场3、柳芽林场
4、双龙林场5、店头林场6、腰坪林场
7、建庄林场电子版的
4.3.4 查询界面与建立的文件分类文件夹建立链接、本单位全年发文的电子版与发文目录形成链接,最终就完成了本单位的电子档案。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森林资源保护、职工就业安置、林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天保工程档案给我们记载了真实的工程管理工程,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天保工程管理奠定了基础。因此,天保工程档案管理还需要我们去探索,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范文5
近年来,毁林开垦、毁林种参等毁林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县绿色生态林业发展,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林地保护与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全面加强林地管理、建设生态屏障、坚决制止破坏林地行为,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森林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管理好森林资源,对于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虽然森林面积较大,但可采伐利用的成、过熟林资源越来越少,质量不高,保护和管理好森林资源,制止乱砍滥伐、乱挖滥占、乱捕乱猎、非法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行为是全县当前林业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今后全县林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依法行政、多策并举、标本兼治,扎实做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二、加强管理,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一)加强森林资源权属管理。
要进一步明晰森林资源产权,依法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权属明确并核发林权证的,要严肃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力;对权属明确但尚未登记核发林权证的,尽快依法登记发证;对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要加大纠纷调处力度,作出争议调处意见,尽快登记发证。要加强对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的发证管理,确保登记手续完备、流转发证程序合法。要认真做好山林权属纠纷调处工作,在纠纷解决之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进入争议地采伐林木和从事基本建设或其他生产活动,也不准发放林权证和林木采伐许可证,对违反者要依法处理,追究责任。
(二)加强林地保护管理。
要充分认识林地"红线",要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视林地保护工作。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合理依法使用林地,确保林地保有量按规定不减少。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确定的征占用林地的范围、条件和审核审批的权限、程序、责任和监督检查等规定,严格核查,严格审批,加强监管,禁止乱批滥占林地及以任何形式毁林开垦林地种植人参等药材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各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要对破坏林地的行为组织力量进行认真的清理,上下齐抓共管,要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县法院、检察院对非法占用林地、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要集中处理一批影响较大的破坏森林资源毁林案件,特别是毁林种参行为,以震慑罪犯。各权属单位和承包责任人应严格执行合同约定,按照《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国发明电〔1998〕8号)要求,对该文件下发后侵占的林地,以及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块,尽快还林,不得再以任何名义耕种。
1.在合同条款中约定有悖于法律规定允许种植农作物,乡(镇)政府可组织经济仲裁机构、司法部门进行合同清理,通过完善合同的方式予以纠正。
2.不按照合同约定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村民在自己已经取得承包使用权的林地上非法开垦、毁林破坏植被的要责令其履行合同,自行还林,否则按合同违约处理,取缔合同关系。
3.对没有合同,私自在集体林地内非法开垦林地的,要先行收归集体所有,然后按照林改政策发包到户,签订还林合同,及时退耕还林。
(三)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县林业主管部门对盗伐国家和集体所有林木,非法侵占林地,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开展专项打击。对影响大、危害重的案件要公开处理,以震慑罪犯,教育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林区社会治安。对非法干涉、阻挠林业执法和包庇、怂恿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依法处理,决不姑息。对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因、、徇私枉法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要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建立健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
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着力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把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林地保有量、森林资源保护等作为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以确保我县林地面积不减少和有林地面积的增加。各级各部门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属地管理"和"守土有责"的原则,切实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力度,维护我县森林资源安全。各权属单位负责直接管理,经营者负责具体实施,乡(镇)政府负责监管,乡(镇)、村落实责任制,乡(镇)办林场有组织机构的由法人负总责,没有组织机构的由政府代管的乡(镇)长负总责,行政村权属单位的由村主任负总责,层层落实责任,加强林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凡任期内对乱砍滥伐、非法侵占林地和非法运输、经营加工林木等行为制止不力,造成重大损失或发生恶性案件的,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对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成绩卓著者,要给予表彰。
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国有林场;天然林保护工程;评价;建议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以保护森林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该工程的根本宗旨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坏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森林资源经营方向的调整及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等措施,从而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1]。
国家自1998年试点实施,2000年全面推开。龙里林场根据国家、贵州省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有关精神,于1999年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工程实施10余年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投入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成效。现对其基本情况、绩效评价及建设论述如下。
1天保工程基本情况
1.1工程区概况
龙里林场始建于1957年,属省林业厅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林场。林场建制正处级,现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职工571名,其中在职职工258名(专业技术人员68名,技术职工190名),离退休职工313名。林场建址于贵州省龙里县,与贵阳市毗邻。龙里县是西南出海口的必经之道,经济相对其他县市较为发达。全县总面积1521㎞2,下辖14个乡(镇),159个行政村,人口20.7万人。
根据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龙里林场有林业用地面积13059hm2,森林蓄积量66.54万m3,其中有林地9732.9hm2,占74.53%;生态公益林9280.1hm2,占71.06%;商品林3779hm2,占28.94%。经营范围跨越龙里县9个乡(镇),31个行政村,分布人口1.84万人。
1.2天保工程实施情况
一是公益林建设。实施天保工程10余年来,共完成公益林建设2934.6hm2,其中人工造林213.1hm2,人工促进天然更新230hm2,封山育林1821.2hm2,以植代播670.3hm2。二是森林管护。完成森林管护面积11396.1hm2。现有天保森林管护人员81人,其中护林人员69人,管理人员12人。实行层层负责、分片包干、分片管护、责任到人的办法,做到每个片区每个管护人员职责分明、任务具体、目标明确,使国有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天保工程实施的绩效评价
2.1生态成效
龙里林场自1999年实施天保工程后,调减了木材生产计划,木材生产量大幅度降低,其中2001—2002年没有木材生产计划,到2010年累计减少商品材95800m3。通过对森林管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管护,森林面积、蓄积明显双增,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森林资源发生了明显变化。森林资源面积从1999年的11588.3hm2增加到13060hm2,森林蓄积量从434070m3增加到665407m3。森林覆盖率从67.30%增加到83.08%,净增15.78个百分点,实现了净增14个百分点的目标。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维护和改善,以前频发的自然灾害得到一定的遏制[2]。
2.2经济成效
天保工程实施前,林场主要经济收入30%靠财政拨款,70%靠木材生产、林化工、木材加工、车辆营运、花卉苗木等收入来维持。由于过度采伐,森林资源枯竭,可采伐的木材逐渐减少,木材经济不能维持林场的生存和发展,林场逐渐陷入困境之中。又由于林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畜牧业、采矿业及林业,随着畜牧业、采矿业的发展,煤价上涨,烧材人数不断增加,林区人均收入水平不高,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现象时有发生,森林资源管护难度加大[3]。1999年天保工程实施后,木材禁伐,大量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从事森林管护或其他产业,林场逐渐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全场职工纳入省级养老、医疗、失业保险,退休职工在省社保局按时足额领取了退休金,职工生病有医保定点医院看病,职工经济收入逐渐提高,居住条件和环境条件逐渐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2.3社会成效
一是实施天保工程后,参加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稳定了职工队伍,增加了职工收入,加快了林场发展步伐。二是实施天保工程后,加大了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加强了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了保护森林资源能力,确保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量的增加。三是实施天保工程后,调整了产业结构,组织建立了梨园、猕猴桃园、森林公园等后续产业,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长远建设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中部资讯

.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